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

五、寒食節(jié)與清明節(jié)
作者:楊浩有   發(fā)布時間:2019-06-22    瀏覽:
  寒食節(jié)是紀(jì)念介子推死難的日子,清明節(jié)是祭祖掃墓的日子,因為兩天緊挨著,所以祭奠活動常常同時進行。
  當(dāng)?shù)剡^去一直把祭祖掃墓分為四天來進行,即“新墓、舊墓、寒食、清明”,時間是從清明往前算,總共四天。所謂“新墓”,是本家近五代以內(nèi)所立的祖墳;所謂“舊墓”,是本家族中上百年以來所立的祖墳。在當(dāng)?shù)赜幸粋€約定俗成的規(guī)矩,即一個墳頭不能同時燒兩次紙,所以村中大姓人家就必須明確分開,“新墓”這天,各家先去自己家祖墳祭掃,“舊墓”這天,合族齊到老祖墳去祭掃。
  寒食節(jié)這天,家家不生火做飯,要吃涼食。據(jù)說,春秋時,介子推保晉公子重耳外出流亡,在饑餓難耐時,曾割下腿上的肉,煮熟后讓重耳吃。后來,重耳返回晉國,做了國君,在論功行賞時,反倒把介子推忘了。介子推不去邀功請賞,反而背著老母逃到了綿山。重耳聽說后,非常后悔,立即帶人去追。在綿山找不到介子推,便聽信手下之計,放了一把火,想以此逼迫介子推走出來。不想介子推寧可燒死也不出山,結(jié)果與他母親一起被燒死在綿山中。這一天正好是清明節(jié)的前一天。人們?yōu)榱思o(jì)念這位忠孝義士,將這一天定為“寒食節(jié)”,家家不生火做飯,人人吃冷食。
  清明這天為祭祖掃墓的最后一天。過去村中大姓人家,因家族龐大,人口眾多,不少人在外做官、經(jīng)商、干事,于“舊墓”那天不能按時返回,所以要將祭祖掃墓之日推遲。于清明這天,都要趕回來,統(tǒng)一到老祖墳去祭掃。
  祭祖掃墓時都要帶上供品,有桃狀饅頭、各類糕點,菜品有蓮菜、雞蛋、豬肉、菠菜等,還有香、黃表、煙、酒、茶,以及紙扎、冥幣、鞭炮等。按當(dāng)?shù)亓?xí)俗,過去上墳祭奠一般都是男人去,如果家中男人不在,婦女們也可以上墳,但新媳婦第一年必須去上一次墳。上墳時要蒸四個大饅頭,其中一個最大的里邊要包上一個雞蛋,外邊纏上一條面捏的小蛇。其余三個略小一點,里邊分別要包上芥菜、小蒜和大蔥,外邊纏上十字交叉的面帶。這一講究是說,“包個雞蛋,出個縣官”,“包個芥菜,出個介公(介子推)”,“包個小蒜,出個好漢”,“包個大蔥,出個英雄”,寄托著人們一種美好的愿望。敬獻(xiàn)完后,要把這些饅頭在墳頭上滾幾遍,以求沾上祖先的福氣。
  除了祭獻(xiàn)外,還要給墳頭添土、栽苗、植樹等,以企盼家庭年年長、日日發(fā),不斷興旺繁盛。
上一篇:六、端午節(ji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