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。鄣湓矗? 《左傳·昭公二十五年》:夫禮,天之經(jīng)也,地之義也,民之行也。天地之經(jīng),而民實則之。
?。鄣淞x] “天經(jīng)地義”,謂天地間經(jīng)久不變的常道,可以說是正確而不可改變的道理。孔穎達疏:“經(jīng),常也;義,宜也。夫禮者,天之常道,地之宜利,民之所行也。”
?。鄣鋵崳? 公元前520年,周景王在公卿們的陪同下,上北山打獵,心臟病突然發(fā)作,搶救無效,死在了榮锜氏那里。按照周禮,應由嫡世子姬猛繼承王位。但是,周景王在生前卻有意立庶出的長子姬朝為世子,這事雖與大夫賓孟商議過,但是未來得及執(zhí)行他就死了。于是,便在朝內引起了由誰繼承王位的宮廷之爭。
在爭辯中,周貴族單氏、劉氏經(jīng)過密謀殺死了賓孟,擁立世子姬猛即位,史稱周悼王。在朝的尹文公、甘平公、召莊公不服,決意要另立王子朝。三家聯(lián)合興兵作亂,命上將南宮極率眾攻擊劉氏,劉氏勢單力薄,無力抵御,狼狽出逃。單氏保駕悼王抵抗王子朝發(fā)來的兵將。
當時的中原盟主晉頃公,得到周王室發(fā)生內亂的消息,便派大夫籍談、荀躒率兵到周王城成周(今河南洛陽)去迎接周悼王。沒有多久,周悼王因病逝世,單氏又和劉氏擁立悼王的同母弟弟匄為周王,史稱周敬王。敬王既立,王子朝繼續(xù)作亂,并依靠尹文公等在王城的勢力自立為王,把周敬王趕出了王城,寄居于翟泉。當時,周人呼匄為東王,稱朝為西王,雙方互相攻殺,連年內戰(zhàn),引起宮廷大亂。面對這樣的局勢,晉頃公在公元前517年夏天,召集各國諸侯到黃父會盟。參加會盟的有子太叔和晉國趙簡子、宋國樂大心、衛(wèi)國北宮喜、鄭國子太叔,曹人、邾人、滕人、薛人、小邾人。會盟的主要議題是商量如何安定王室。趙簡子代頃公主持會盟,命令各諸侯國大夫向周天子供應糧食,準備好戍守的將士,說:“明年將要送天子(敬王)回王城成周。”
子太叔進見趙簡子,趙簡子詢問揖讓、周旋叫什么禮?子太叔回答說:“這是儀,不是禮。”趙簡子說:“請問什么是禮?”子太叔回答說:“我曾經(jīng)聽先大夫子產(chǎn)說過:‘禮是上天的規(guī)范,大夫的準則,百姓行動的依據(jù)。’天長地久,理所當然,不能改變,更不容置疑。”趙簡子聽了頻頻點頭,連連說:“我將牢記此言,永生不忘!”在座的聽了也肅然起敬。接著,趙簡子提出各國按禮行儀,約定日期,為周敬王送糧食和兵卒,并一起幫助周王室遷歸都城成周。與會大夫絕大多數(shù)對此沒有異議,甚表贊同。惟有宋右?guī)煒反笮谋硎玖瞬煌捶ǎJ為宋國原為殷商后裔,周王室一直以賓禮相待,哪有客人給主人送兵卒和糧食的道理。這個看法當場就遭到了趙簡子和晉國的從臣士彌牟的駁斥,他列舉了大量事實,來說明宋國一貫服從盟主的安排,從未背過盟誓,現(xiàn)在需要大家同心合力為周王室操心時,為何卻突然發(fā)生異議,這是無禮的表現(xiàn)。樂大心無言以對,只能接受牒命而退。會盟結束,晉大夫荀躒率領著諸聯(lián)軍幫助周敬王復了位,并平定了王子朝之亂。后人便把黃父會盟中提到的“天經(jīng)地義”的話當做成語和典故流傳開來,比喻理所當然,不容懷疑。